《掬水月在手》金鸡奖获奖

方所出品电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对话现场

11月28日晚,备受瞩目的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

由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掬水月在手》喜获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项。

电影出品人毛继鸿先生出席了颁奖典礼。

《掬水月在手》作为“重燃艺术之光:优秀国产艺术影片全国展映计划”的重点影片,于2020年10月16日起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因电影在专业上的出色表现及其深远的内容被媒体广泛关注。

该电影曾作为唯一的中国纪录片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竞赛单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时一票难求。截止11月27日,电影票房已超过733万,这个票房成绩刷新了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票房历史新纪录,成为全国艺联纪录片票房冠军。

就本次金鸡奖获奖,方所第一时间抓住身处颁奖电影现场的影片出品人毛继鸿先生,请他聊了聊获奖感受,以及对影像创作这一新的品牌传播载体的解读。

由方所首次出品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荣获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金鸡奖是中国三大电影奖之一,获奖是对电影重要的肯定,请您谈谈获奖的感受?

按:中国电影金鸡奖(Golden Rooster Award)创办于1981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毛继鸿:首先,这是电影学术界给我们的一个肯定,毋庸置疑是对艺术电影,文学纪录片创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鼓励,这也意味着大家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其次,我们看到这部片子在播映的40多天的时间里边,一路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也说明大家都希望能通过对这部电影的支持,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更正面的影响。最早从我们的第5代导演开始,到第6代导演,到现在,我们其实已经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电影语言,尤其当我们跟国际并轨之后,在整个以西方系统作为电影创作主流的语境中,我们回归到艺术片,回归到中国自己的影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文化故事被肯定,这个是比较里程碑式的。

此外这个里程碑式的部分还体现在,我们更注重人文电影跟人文内容的呈现,我们对更真实的人性,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追求,是能同时被专业领域和市场所肯定的。我们这次获奖的时间点刚好是在电影上映40天之后,突破全国艺联纪录片纪录的表现正说明,过去中国消费者可能更支持主流的爆米花电影的这样一个观影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大众的观影选择正慢慢走向更高质量的追求,对人文电影以及艺术电影产生热爱,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也看到了更多优质内容的可能性存在。

为什么会选择影像作为新的文化载体?方所出品《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计划的?

毛继鸿:这个应该是早在我跟美立还有行人的团队在《他们在岛屿写作》这个系列开始筹备的时候,就开始讨论的事情,我们其实一直都对中国文学家,文学创作,诗人这样的群体,保持着关注和持续记录。这次出品的《掬水月在手》可以算是陈传兴导演文学纪录片“诗歌三部曲”的最终章,也是广州行人独立在大陆出品的新电影,将来也会作为方所文化未来新的文化内容产生的方式,特别是未来发展5G之后,用影像视频这样的表达方式去传播文化也会是很重要的一个趋势。

方所似乎一直以来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通过不同的载体去支持更多好的创作和创作者,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角色的?

毛继鸿:刚刚也有谈到,电影当然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媒介,也是特别重要的艺术载体,我们过去使用过分享过很多不同的载体,例如时装,文本的出版,在舞蹈、音乐、艺术等各个领域,其实都是在通过不同的媒介,传递我们对人文的关怀以及对文化的创作态度,这点始终是不变的。

方所在2011年开幕的时候就以回到诗歌朗诵的年代为年度主题,2020年再度以诗意的复兴为年度主题,现在又推出此诗词文学纪录片,方所为什么会对诗词这一文学形式这么情有独钟?

毛继鸿:诗词是文学创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种表达形式,基本可以说是文学之母吧。早在古代,诗歌吟诵除了自我表达与传递信息,也是寄托宗教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最精炼的表达形式。此外,在我看来也是更具有东方表达色彩的一种抒情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过去在讲文学也好,叙事也好,都是一种较为连贯的叙事方式,但是诗词可以很跳跃,可以很概括,它要求我们用心领意会的方式,可能是更含蓄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内在,语言形式可能会更超出我们的日常表达。

自方所最早以诗歌作为我们的起始,到现在我们始终保留的传统,店内的同事会以念诗作为一天的开始,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人生如诗”,诗歌对一个人的给养是可以很丰富的。此外2011年改革开放将近30年,社会主力都在经济发展上,其实对情感的养成和对美育的关怀是不够的,我们希望通过方所,通过诗歌这个载体让大家回到更深层次的生活追求上。九年下来,我们看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充分富足之后,大家会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诗歌的追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陈导之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时候提过,很多的纪录片其实是一种走向未来、走向更完整的电影创作的预备道路。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影像行业(电影、电视、短视频等)发展环境,请评价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毛继鸿: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分水岭,我们上一部登上院线获得不错成绩的纪录片,可能是坂本龙一的传记纪录片,它主要是以音乐创作,同时是一个全球知名音乐人的人生记录为主的这样的一个故事。从这个层面来看,尤其按照现代的媒体传播方式来讲的话,叶先生并不是一个所谓的网红,或者说被网络时代所追捧的,古典文学的大家。但在40多天的放映过程当中,反而激起了大家对于古典文化,古典文学这件事情的一个热爱,有一部分的原因,我想也是,用影像这种方式去做文化传播,特别是我们现在是用4k这种技术,把有深度的文化内容,用新的一种大众热爱的形式去表达,只要内容是好的,内容是有深度的,在这样碎片化的时代里面,它传播的力度会比其他套路化的传播方式会产生更大的反应。

以文学纪录片为开端,今后还会考虑尝试不同类型的影像创作吗?或者近期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毛继鸿:暂时还没有太明确的计划,当然我觉得对文化的记录,以及影像这种形式,应该要比较好地去延续。这段时间我们也在跟大湾区的人文电影基地在一起在讨论,未来会希望用影像,用纪录片的方式去挽救一些比较好的文艺作品。

方所越来越多地扮演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的角色,在跨界过程中应该如何平衡文化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作为品牌创始人,这对方所的品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毛继鸿:我想过去我们起过很多头,在文化内容跟商业的衔接和创新上面,我们积极让更多的文化内容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透过这个平台,创造有质量的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积极做文化现象的推动者,但这也需要各方特别是全社会去支持。

我们过去把文化看成是一个附属品的时代,我觉得应该重新调整,因为文化是需要更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的。中国的产业应该需要文化作为价值赋能提升,应该鼓励我们所有的产业跟文化生活互相产生良性的循环跟滋养。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单纯像过去依赖政府的补贴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当然政府可以从政策上,从长远的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角度给与更多的支持,其他的行业的人们都应该更多的为知识原创,给与更多的关心跟帮助。

请分享如何把影片介绍给精准受众,提高票房的经验。

毛继鸿: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是一个全社会努力的问题,首先当然影片需要有高的质量,其次要专注传递的价值,是公众所需要的这种价值。其实这次影片上映,我们原来预期是在4月份的时候上映的,由于疫情我们推到了10月份上映。中间隔了一段时间,回过头看整个筹备过程,反而是遇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时间段。人们经历从2月份开始的疫情之后,一是大家有了比以往更多的向内思考的时间,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更多样化也更大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去发片子,其实是与人们真正的精神需求相吻合的,这个我觉得是在10月份发片之后大家给我们反馈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种人心所向的体现。这也让大家更有信心去坚持,对像叶先生所提出来的“弱德之美”的建构,对中国古诗词传统的传承。这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个时间点。这也是疫情后,文学艺术电影的传播被更多人接受的积极的信号。

广州现在也有一批坚持人文精神为创作核心的电影,您对广州电影的这条新路线是否看好?

毛继鸿:我们刚刚参加完的2020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之夜,我们的影片得到了“人文电影致敬影片”。这是一个重要的讯息,我认为这个新的电影创作路线是非常符合广州这座城市的城市气质的。我在广州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我们是伴随着这个城市文化发展过程成长的。特别是在像北京上海或者是其他的城市大力发展艺术电影的时候,我们从人文关怀、人文电影这样的角度切入,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方向,从作品创作来看,无论从成本、更精良的制作去考虑,都是找寻广州这座城市自身定位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广州应该表现得更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我想这和全球人文价值观的追求也是一致的,我们这次的成功也是证明了这个事情。

《掬水月在手》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叶嘉莹的唯一一部传记电影,作为广州出品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电影精品,开创了多个第一:它是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生平唯一传记电影,也是第一部以4K科技拍摄的文学电影,更是中国第一部古典诗词主题电影。影片由《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电影总监制陈传兴执导,花费三年时间,远赴10个地区取景,采访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痖弦、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文化名人在内的叶嘉莹亲友学生43位,在特邀音乐家佐藤聪明创作的《秋兴八首》古乐中,娓娓道来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一生。电影同时作为文化变迁与传承的镜像记录,紧扣时代脉搏,交织出一幅千年的中国古典诗词史。

96岁的叶嘉莹,一生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但她依旧活出了如诗一般的铿锵人生。作为中华古典诗词的吟诵人和传承者,叶嘉莹扮演着承前启后、沟通中西的重要角色,一生以弘扬中华诗教为己任,荣获多项大奖,更在晚年将毕生财产全数捐出。她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最佳代言人,更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豪与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